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学专委简介 组织机构 通知与公告 学专委活动 党建工作 政策法规 观点聚焦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学前专委会办公地址变更公告
站内搜索
今天是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两会专栏
 
会员申请
通知与公告
·学前专委会办公地址变更公告
·2022 中国民办学前教育行业发...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关于征集全国...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2023)中国...
·关于转发“2023学前教育发展大...
·关于2件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祝广大民办幼儿教师节日快乐!
·2022年中国民办学前教育行业发...
行业资讯 更多...
· 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新政...
· 宁波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
· 沈阳出台政策助推学前教育
· 2014年嘉兴市学前教育发展情...
· 中国民办教育行业里程碑:国...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两会专栏
胡 卫 :教育不能重外来引进轻民族传承
来源: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发布时间:2015-3-10 10:26:14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从强调外语教学、国际理解教育,引进国际课程,到大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国外知名教育机构来华办学,等等,不一而足。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理上看,教育国际化是指教育资源、教育要素在国家之间配置和流动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强,这种交流既有“请进来”,也有“走出去”,交流主体是平等互惠的;二是一国教育对另一国教育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对外来先进教育成果的借鉴,又有对本国、本土教育经验的提炼;三是国际教育资源的有效分享、利用和共生,本土与外来教育交流、碰撞、融合,形成新的教育形态。

    由此观之,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化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重外来引进,轻民族传承;重照搬照抄,轻嫁接融合;重国外成果,轻本土经验。究其原因,是教育国际化没有真正根植于中国的土壤。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至少应重视以下几点:

    首先,要重视母语教育。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各种外语考试盛行,而母语教学则遇冷,国民语文应用能力堪忧,提笔忘字、汉字书写水平下降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出现把传统的诗词歌赋减少或删除的现象。教育国际化植根中国土壤必须重视母语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譬如,以色列建国后,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希伯来语,将其作为中小学主要学科,并给予师资、课时等方面的充分保证,同时规定海外留学生必须学习一年希伯来语后方可正式注册。

    其次,要重视道德养成教育。加强道德养成教育是世界趋势和潮流,尽管各国对道德教育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都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本国文化、具有民族精神的合格公民。新加坡开设儒家伦理课,向学生传授儒家伦理及其道德价值观;我国台湾地区非常重视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教育国际化植根中国土壤,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道德养成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实际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在各种外来思潮争相涌入的当下,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再次,要重视凝练优秀教育经验。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光辉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即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也在教育实践中产生和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譬如重视教研活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近年上海PISA测试蝉联全球第一,其重要经验就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采取委托管理、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等举措,抬高基础教育发展底部,整体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到上海考察多所中小学后,专门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褒奖中国教育改革做法。因此,教育国际化植根中国土壤,应该对我国古今教育规律、鲜活有效的经验形式予以总结、提炼,使其反哺教育实践。

    此外,要重视从我国国情和实践出发。要使教育国际化植根中国土壤,需要通过组织学生调查研究、志愿服务、访贫问苦、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将青少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和科学理性有机结合,将书本理论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将远大理想与可行性目标有机结合,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曾提出,希望中国的大学未来不仅仅要为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且更要将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和百年社会巨变的历史经验与世界分享。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在国与国的交流和全球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中,将国内外教育的精粹加以融合,并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既能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又能和世界教育对话,这才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力推动,也是对世界教育的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
 
主办单位: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3号楼705B室  邮编:100083
  电话:010-83560418  电子信箱:mbxqjy@163.com